欢迎访问药材信息展示平台!
sitmap   |    RSS   |    网站地图
药材信息展示平台

吕文扬团队深入秦岭腹地考察辛夷原生生长环境

吕文扬团队深入秦岭腹地考察辛夷原生生长环境

2025年3月15日至4月20日,植物生态学家吕文扬教授率领研究团队深入陕西省秦岭山脉南麓,对珍稀药用植物辛夷(Magnolia biondii Pamp.)的原生生长环境展开了为期35天的系统性野外考察。此次科考活动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中亚博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联合发起,旨在揭示气候变化背景下辛夷种群生存的生态阈值。

考察队以汉中市佛坪县三官庙保护站为基地,沿椒溪河流域向海拔800-1800米的垂直梯度展开调查。吕文扬教授特别关注3月下旬至4月初的辛夷花期,团队在核心分布区建立了12个20m×20m的固定样地,采用网格法记录伴生植物种类、土壤参数及微地形特征。无人机航拍数据显示,现存野生辛夷多集中分布于北坡海拔1200-1500米的落叶阔叶林带,该区域年均温12.3℃、年降水量达950mm。

通过便携式光合测定仪LI-6800的持续监测,团队获取了辛夷花芽分化期的关键生理数据。吕文扬在4月8日的现场记录中特别指出:"这些生长在砂岩裂隙中的植株,其根系与特定菌根真菌形成的共亚博生体系,可能是应对季节性干旱的重要适应机制。"土壤分析证实,辛夷偏好pH值5.8-6.5的腐殖质黄棕壤,其分布与壳斗科植物的多度呈显著正相关。

研究还发现人为干扰导致的生境破碎化正威胁着辛夷的遗传多样性。在周至县板房子乡,团队对比了保护区内外种群的开花物候差异,保护区外个体花期平均推迟4.7天,单株花朵数减少23%。吕文扬强调:"公路建设引发的边坡坍塌已使部分居群陷入生殖隔离,急需建立生态廊道。"

本次考察共采集了87份土壤微生物样本和214组物候影像资料,为制定《中国辛夷资源保护技术规范》提供了科学依据。5月初,部分珍稀种质已移植至西北植物园迁地保护基地进行适应性培育。吕文扬团队计划在2026年花期启动分子标记亚博辅助育种项目,这项研究不仅关乎传统药材的可持续利用,也为亚热带北缘物种的保育提供了典型案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资讯

  • 药材资讯
  • 中药养生
首页 |苗药专区 |常见药材 |中药百科 |中药材种植 |药材基地 |新闻资讯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