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都药材信息展示平台!
sitmap   |    RSS   |    网站地图
药材信息展示平台

四川常用中草药(十二)

谷精草

别名:佛顶珠、灌耳草

识别特征:1,谷精草,一年生矮小草本,高约16厘米。叶线形,基生。六至十月开花,花茎自叶丛中抽出,长过叶片,顶端集成球形头状花序,总苞片倒卵状长椭圆形,雌雄花混生,花被两轮;雄花的外轮基部合生成佛焰苞状,内轮2-3片,离生;雌花的外轮基部不合生或少有合生,内轮亦离生;无花柱,柱头2-3裂。

2,白珠谷精草与前种的区别是:植株较高,高达30厘米;叶较长,可达10厘米。

生长环境:生于水田、沼泽旁边及极湿润地带。分布于我省各地。

采集:八至九月采集全草供药用

性味:性温,味辛、甘;入肝经

功能主治:能清肝泻热,祛风明目;治目生翳膜、喉头痛、头风疼痛、齿痛等症。

用量用法:一日量三至四钱,作煎剂。

旱莲草

别名:墨斗草

识别特征:鳢肠为一年生草本,直立或匍匐状,全体被粗毛,着地的节具须状白色不定根,茎叶有黑色汁液。茎柔软,高15-60厘米,绿色或紫红色。单叶对生,叶片线状矩形至披针形,长1-5厘米,全缘或浅齿,叶绿色,主脉近基部较宽。夏秋开花,头状花序单一,腋生或顶生,扁圆形。总苞绿色,苞片两层,被硬毛;边缘有二轮白色的舌状雌花,中央管状花多数。瘦果,顶端有芒刺,椭圆形而扁。

生长环境:生于低山及平原的潮湿地带的溪边或路旁。分布于我省各地区。

采集:夏秋季采全草供药用

性味:性寒,味甘、酸;入肝、肾二经。

功能主治:能滋肾固齿,收敛止血,通利小肠,排脓;治鼻血、尿血、咯血、湿热、痢疾、头晕等症。

用量用法:一日量五钱至一两,作煎剂。洗净,晒干切碎入药或炒成炭用。

辛荑

别名:姜朴花、辛荑花、木笔

性味:性温、味辛、苦;入肝、胃二经。

功能主治:能通鼻窍、散风寒,温中止痛;治头痛、齿痛、鼻渊浊涕、感冒鼻塞头痛、鼻疮等症。

用量用法:一日量一至三钱,作煎剂或散剂。

坝子花

别名:满山香、小坝子

识别特征:野坝子为芳香灌木,高0.5-2米。茎灰黑色,上部枝条紫色,被白粉状的短柔毛。单叶对生,叶片卵形、椭圆形或菱状椭圆形,长5-10厘米,边缘具粗钝齿,表面鲜绿色,有皱纹和短毛,背面灰白,密被粘毛,具腺点。七至八月开花,假穗状花序顶生,苞片及花萼被灰绒毛;花小,花萼五齿裂,外被白色伏毛,花冠淡紫或白灰黄色,两唇形,外被短毛;雄蕊四枚,花丝基部有毛;雌蕊两心皮合成,柱头两裂。八至十月结果,小坚果四枚,长卵圆形,黄棕色。

生长环境:生于中山区阳光充足、肥沃土壤处,松林砍伐后的草丛中生长良好。分布于西昌、涪陵、乐山、阿坝、凉山等地。

采集:夏秋季采全草供药用

性味:性凉,味辛。

功能主治:能祛风,散寒,解表;治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无汗等症。

用量用法:一日量三至五钱,作煎剂。

芙蓉花

识别特征:木芙蓉为落叶大灌木或小乔木,高约五米。幼嫩部全被灰色星状细柔毛。单叶互生,广卵形或圆卵形,长10-16厘米,掌状3-5浅裂,裂片三角形,边缘具钝齿,叶两面具星状毛。八至十一月开花,单生叶腋或枝端,白色、粉红色、紫色,黄昏时颜色变深,一日即萎;小苞片十片,线形,被毛;花萼上部五裂,阔卵形;花冠大而美丽,单瓣或重瓣;雄蕊多数,花丝结合为圆筒状。十至十二月结果,蒴果球形,有硬毛;种子肾形,具长毛,易飞散。

生长环境:喜阳光充足的肥沃土壤。我省各城市常有栽培,以成都较多。

采集:夏秋采花叶、四季采根供药用

性味:性平,味微苦。

功能主治:能清热解毒,明目;治痈肿、一切毒疮等症。

用量用法:一日量根、花三至五钱,鲜叶外用酌量。

金纳香

别名:牛虱子

识别特征:长钩刺蒴麻为落叶半灌木,高约一米。全体被星状毛,有香气。单叶互生,叶柄密被长毛,托叶锥形,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具不整齐的齿,下部叶有时作三浅裂,表面深绿色,背面灰绿色,毛较密。七至九月开花,聚伞花序腋外生,花较小,黄色;花梗短,被毛;萼片线形,具细尖,外面密被毛;花瓣长圆状匙形,基部被纤毛,近顶端背部有角状突起;雄蕊十枚。八至十月结果,蒴果球形,四室;种子八粒,外被钩刺,刺上被毛。

生长环境:多生于土坎边、路旁及田坎上。分布于西昌等地。

采集:春季采叶,秋冬采根供药用。

性味:性温,味甘、微辛。叶香、甘。

功能主治:能活血,行气,调经;治月经不调、腹中包块作痛、跌打损伤等症。

用量用法:一日量三钱,叶一至三钱,作煎剂。

金柴胡

识别特征:一枝黄花为多年生草本,高达70厘米。基部木质化,光滑,匍匐茎歪斜。茎直立,略带红色,基部或分枝,顶端稍有细毛。叶互生,叶片渐上渐狭小,分枝以下的叶长圆形或披针形,边缘具尖锐锯齿;分枝以上的叶狭长椭圆形或狭长披针形,边缘全缘,基部下延成柄,表面绿色,背面稍淡,两面稍被短柔毛。五至六月开花,头状花序,排列成顶生或腋生的总状花丛,花异型;总苞广钟形,总苞片三层,绿色;托盘小而平,具小凹点;外缘一轮雌花舌状,黄色;内轮花两性,管状,先端五裂,雄蕊五枚;雌蕊一枚,柱头两裂。七至九月结果,瘦果圆筒形,光滑,冠毛白色。

生长环境:生于山地土壤深厚的向阳处、山坡路边草丛中及林边。分布于乐山、宜宾、重庆等地。

采集:夏季采全草供药用

性味:性平,味微咸。

功能主治:能发表,解肌,清肺火,解毒;治感冒发烧、头昏身痛、疟疾、两胁肿痛、四肢疼痛、小便黄等症。

用量用法:一日量三至五钱,作煎剂。

阅读推荐:

闲时,泡一杯茶

上一篇:玫瑰花开 芬芳自来

下一篇:没有了

资讯

  • 药材资讯
  • 中药养生
首页 |苗药专区 |常见药材 |中药百科 |中药材种植 |药材基地 |新闻资讯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