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宝塔药材信息展示平台!
sitmap   |    RSS   |    网站地图
药材信息展示平台

拟鼠麹草和鼠曲草区别是啥?别再认错了!4 招教你一眼分清

家人们,挖野菜的时候是不是总把拟鼠麹草和鼠曲草弄混?这俩草名字就差一个字,长得也像双胞胎,可别小看这区别,弄错了做出来的清明粿味道差远了。今天就给你们支 4 招,保证以后见了能一眼分清。

前几天粉丝小李跟我吐槽,说他好不容易挖了一篮子鼠曲草,回家做清明粿却觉得口感不对,硬邦邦的没啥香味。我让他发照片过来一看,好家伙,这哪是鼠曲草,分明是拟鼠麹草!难怪味道不对,这俩草的区别可不止一点点。

看 “出身”:不同属的近亲,血缘差着辈

别看拟鼠麹草 和鼠曲草都带个 “鼠” 字,还都属于菊科,其实它们根本不是一家子。鼠曲草是鼠麴草属的,;拟鼠麹 草则是拟鼠麹 草属的

打个比方吧,它们就像咱们村里的远房表兄弟,虽然都姓 “鼠麹”,但血缘上差着辈呢。这也是为啥它们长得像,却在很多地方不一样的根本原因。我认识个老中医,他说光看属别就能断定,这俩草的药用价值肯定不一样,事实也确实如此。

看叶子:一个圆润一个瘦长,摸着手感大不同

想快速区分它们,先看叶子准没错。鼠曲草的叶子是匙形或者倒卵状匙形,看着圆乎乎的,就像小勺子似的。叶子两面都长满了白色的绵毛,摸起来软软的、厚厚的,像摸着棉花糖似的,叶片也比较薄,边缘光溜溜的没锯齿。

鼠麹 草的叶子就不一样了,是线形 或者线状披针形的,长得又窄又长,跟鼠曲草的叶子比起来,就像筷子和勺子的区别。它叶子上的绵毛也少,摸起来没那么厚实,叶片反而更硬挺一点。

去年清明前,我特意在田埂上找了两株放一起对比,鼠曲草的叶子明显更宽更圆,拟鼠麹草的叶子窄得像面条,差别真挺明显的。村里的老人们都知道,想做软嫩的清明粿,就得挑叶子圆乎乎的鼠曲草,拟鼠麹草的叶子做出来会发柴。

看花朵:颜色花期都不同,开花时间差一个月

开花的时候,这俩草的区别就更明显了。鼠曲草的花是金黄色或者柠檬黄色的,小小的头状花序挤在一起,像一个个胖乎乎的小绒球,看着就讨喜。它开花早,一般 4 月就开得热热闹闹的,到 6 月就慢慢谢了。

拟鼠麹草的花颜色要浅很多,是白色或者淡黄色的,花序也比鼠曲草的细长一点,看着没那么饱满。它开花也晚,得等到 5 月才开始冒花苞,能一直开到 8 月。

我记得去年 5 月初去郊外,田埂上的鼠曲草已经开得一片金黄,老远就能看着;可旁边山坡上的拟鼠麹草才刚抽出花茎,零星有几个小花苞。就凭这开花时间,也能轻松把它们区分开。

看生长地:一个爱水一个耐干,住的地方不一样

鼠曲草是个 “亲水派”,最喜欢待在湿润的地方,比如田边、河岸、草地边上,要是土壤肥沃又湿润,它能长得绿油油的,叶片肥嫩。南方雨水多,田埂边随处可见大片的鼠曲草,一丛丛的长得可旺盛了。

拟鼠麹草就耐旱多了,是个 “耐贫瘠” 的主儿,在山坡、荒地、路边都能扎根,就算土壤瘦得结块,它也能长得好好的。我老家后山的荒坡上,一到春天全是拟鼠麹草,而田埂边的湿润处,长的就全是鼠曲草,从没见过它们俩在同一个地方扎堆长的。

有次我在河边挖鼠曲草,旁边有个大爷在山坡上挖拟鼠麹草,我俩还开玩笑说,这俩草就像住对门的邻居,各有各的地盘,互不打扰。

看用途:吃的用的差不少,选错了可不行

吃起来大不同,鼠曲草更受欢迎

要说吃的话,鼠曲草可比拟鼠麹草受欢迎多了。每年清明前后,大家挖的做清明粿、粑粑的,基本都是鼠曲草。它的叶子嫩,纤维细,吃起来有股淡淡的清香,口感软软糯糯的。

拟鼠麹草虽然也能吃,但口感就差远了,叶子偏硬,纤维也粗,做出来的糕点有点发涩,香味也淡。小李那次就是因为用了拟鼠麹草,做出来的清明粿又硬又没味,浪费了不少功夫。

药用各有侧重,不能随便换

鼠曲草全草都能入药,村里的老人们常用它来化痰止咳、祛风除湿。春天咳嗽痰多的时候,摘点新鲜的鼠曲草煮水喝,效果还真不错。我奶奶就总说,以前没药的时候,鼠曲草就是治咳嗽的好东西。

拟鼠麹草的药用价值就不一样了,主要是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咽喉肿痛或者长了疔疮的时候,用它外敷内服都管用,但用的人比鼠曲草少多了。老中医说,这俩草药用的时候可不能换着用,不然不仅没用,可能还会耽误事。

金句:拟鼠麹草鼠曲草,分清叶子和花朵,生长地方看仔细,吃对药用才有效

总的来说,拟鼠麹草和鼠曲草的区别主要在这几点:属别不同,叶子一个圆润一个瘦长,花朵颜色和花期不同,生长环境有差异,用途也各有侧重。记住这 4 招,下次再见到它们,保证能一眼分清。

你有没有认错这俩草的经历?或者有啥区分它们的小妙招?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咱们一起交流,以后挖野菜再也不弄错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资讯

  • 药材资讯
  • 中药养生
首页 |苗药专区 |常见药材 |中药百科 |中药材种植 |药材基地 |新闻资讯 |在线咨询